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术报告:非线性调频信号分析与系统辨识-j9国际站登录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术报告:非线性调频信号分析与系统辨识

栏目: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02
报告题目: 非线性调频信号分析与系统辨识
报告人:彭志科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时间:2017年5月5日(周五)下午1:00
报告地点:阳澄湖校区  交通大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内容简介:

基于信号平稳性假设,傅立叶变换建立了时域信号及其频域之间的桥梁。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的频谱反映了信号的全局频率信息,但不能揭示频谱的时间局部特征。然而,自然界与工程应用中常见的非平稳信号具有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典型特征,而傅立叶变换的本质是将信号分解成为一组频率不变的三角函数基,因此对于频率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信号,傅立叶变换不能准确刻画它们这种时变的频率模式。近年来,针对非平稳信号的分析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时频分析方法和信号分解方法。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魏格纳-威尔分布等,但这些方法都普遍存在集中性和交叉项问题。典型的信号分解方法有经验模态分解,但该方法存在对噪声敏感和分解结果缺乏明确物理含义等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分析非平稳信号,我们将傅里叶级数模型推广为多非线性调频分量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个非线性调频分量的幅值和频率都是时间的函数。基于该模型,发展了有效的分解方法,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非线性调频分量。并将其应用于强非平稳信号分析、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和时变系统辨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克服了传统方法难于消除环境激励干扰和密集模态分离等一系列问题。


彭志科教授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16)。1998年7月和2003年1月于清华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间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英国cranfield大学、sheffield大学和loughboroug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3月任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2012年晋升为特聘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生处副处长、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工科荣誉计划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与隔离、结构健康状态监测和设备故障诊断等研究, 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第1作者39篇),sci他引1800余次(按google scholar,论文引用3800余次),3篇入选本领域近十年esi top 1%高被引论文。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2),2010年获得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提名奖,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网站地图